碳市场,一般指碳排放权交易形成的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碳市场:
一、碳市场的定义与性质
碳市场通过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实质上是将排放权作为一种资产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碳市场可分为强制碳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碳交易市场。前者以配额(碳排放许可)为基础产品,后者则是没有强制减排任务的主体自愿购买项目减排量以实现自身碳中和所形成的市场。
二、碳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碳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该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到2010年需要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JI)和排放贸易(ET)三种碳交易机制。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碳市场逐渐从国际市场扩展到区域和全国层面。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推动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碳市场的结构与运作
碳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政府分配碳配额并核发项目减排量;二级市场是交易市场,完成碳资产现货和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流转。
政府首先确定碳市场覆盖的行业、温室气体范围和企业门槛,并设定各行业所允许排放温室气体的最大量值(总量控制)。
然后政府在控排企业中分配碳配额。配额可以在企业之间自由交易。
每一轮交易期结束后,控排企业需要向政府缴纳与其实际碳排放等量的碳配额以完成履约。
四、碳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碳市场具有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碳排放权的供需关系,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提高减排效率。
碳市场既能将减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减碳提供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
五、我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碳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建成,碳市场数据质量和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截至2024年9月,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达一定规模,碳价也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纳入更多参与主体,并严格监管碳市场数据质量,构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