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IM在国内的发展,BIM技术正被不断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向外辐射。在港口电气的设计中,BIM电气设计弥补了传统设计的不足,其在港口电气设计的主要流程有: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传统的港口电气设计中,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通过文字报告对项目整体电气设计的情况进行介绍。在BIM设计中工可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就不再局限于文字报告这样传统的表达方式了。对于这个阶段的电气设计,笔者选用体量族来完成,体量族有别于实体设计,它属于概念设计的一种,并不是实体模型而是以框架模型的方式出现闭。通过体量族辅以模型线和模型文字表达出变电所的外形尺寸与层数,然后用体量族或是模型线来描述电缆敷设的方式和路径,这种概念设计正好符合电气专业在工可阶段的工作特点。通过体量族将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电气专业需要表达的内容反映在三维项目中,同时变电所的中间资料也通过模型信息的形式传递给其他专业。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的BIM设计采用实体族与体量族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对于变电所的大小、层数、内部布置依旧采用体量族的形式呈现,替代了传统方式中的变电所中间资料,然后由建筑结构专业根据体量族的外形和内部信息建立实体变电所中心文件。类似的,电缆的敷设方式也通过体量族和模型线结合的方式设计。
施工图阶段
进入施工图阶段,所有的设计内容就都是实体模型了。变电所内的各个屏柜、各个建筑单体内的动力、照明设备,室外场地的动力、照明设备和电缆敷设路径等模型都要以实体的电气族形式展现。这些电气族除了外观要与实体一致或相似以外,还需要有相应的电气属性。
碰撞检查
在设计流程完成后,设计者除了基本的自检之外还可以利用Revit自带的碰撞检查功能来检查设计中的碰撞问题,Revit中的碰撞检查功能不仅能够全面检查所有的碰撞问题,还能针对某一两个类型的族进行单独的碰撞检查。我们可以勾选我们需要的选项进入碰撞检查的表单之中进行碰撞检查。
专业校审
在碰撞检查做完之后,碰撞问题基本都能够做出调整并解决,但是对于专业性的问题,就需要交给专业负责人或是主任工程师进行专业校审了。校审的方式跟传统的二维图纸内容基本一致,在三维模型中对于设备和管线的布置的大致位置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具体的尺度控制也可以进入到平面视图和立面视图进行审核。校审的修改意见可以通过修订的方式保存在三维模型中。
以上就是BIM技术在港口电气设计的主要流程,BIM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设计精度,实现了协同设计和碰撞检查,使设计流程精简化。虽然BIM技术在港口电气上的应用还属于初步阶段,但随着BIM技术迈向成熟,相信BIM技术能够更好的作用于港口电气设计。
(责任编辑:卢新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