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必由之路。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出台,2017年山东省政府出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在新形势下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增强教育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5年9月,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此后,该学校与优秀的建筑企业联合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培养实践和探索工作, 成立了全国首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学徒制班,校企双方以培养企业紧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为出发点,以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为宗旨,以培养”懂技术、善施工、会管理“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学徒制“项目+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共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组织机构。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于2015年成立装配式校企合作学院,该学院以培养建筑先进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住工班、聊建班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创建“项目+基地”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确定装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养规格,以企业合作项目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将合作企业装配式建筑施工先进技术纳入教学内容并编写成项目化教材,按照项目活动步骤开展项目教学,利用校内已经建设的“职业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利用真实项目训练学生单项能力;建设校外”教育化”实训基地,由师傅按照计划训练学徒各项技能和满足顶岗实习需要;提升双基地功能水平,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最终,通过实施“项目+基地”协同育人,使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师傅指导下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使学生由生手变为熟手,逐步得到提升。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通过到中通钢构、山东聊建集团、山东住工三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基地进行调研,确定了装配式建筑技术拆图员、PC技术员、装配式施工员新型技术岗位群,形成了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了装配式建筑岗位工作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并以聊建集团济南港新园工程项目为载体,创建了“三阶段、四能力、两通道”的课程体系,即学生识岗、跟岗、顶岗三阶段转换,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发展能力四能力的成长路线,为学生提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BIM技术建模两个发展通道的课程体系。
共同建设“五化”课程。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建设,将育人与企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建设课程范式项目化、课程教学理实一体化、课程组织多样化、课程实践生产化、课程成果产品化的“五化”课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共同培养师资。该学校紧紧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学徒岗位能力要求,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实施教师“工程化”工程,紧紧围绕装配式施工技术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共同培训教师。自2015年8月开始,先后选派14名专业教师到聊建集团合作项目济南港新园工程实践锻炼;选派8名专业教师参加“装配式建筑教育百师提升计划”,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等9门课程的提升学习;在聊建集团设立教师学习工作站,为交流学习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提供平台。经过实践和培训,学校教师新技术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学校实施企业师傅“教育化”工程,通过研讨和专题培训形式,由骨干教师对企业师傅开展中职学生管理方法、“五导式”项目教学等方面的培训,企业师傅的授课能力、带徒水平等明显提升。
共同授课。该学校以山东聊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住工装配有限公司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并积极实践工程专家和教师共同授课模式。
共同评价。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校企共同创建学徒学业成绩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并由校企双方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形成了“课程模块+评价标准”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方联动的评价模式。实践证明,新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学生上岗能力大大提升。
共建双主体育人机制。该学校建立并完善了《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校企合作双向互聘教师实施办法》等10余项配套实施制度,建设了产教动态管理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质量保证体系等配套制度,并解决了协同机制不系统问题。
(责任编辑:刘欣)